廣仁堂中醫診所減重 中醫減肥 你該了解數十年有效經驗的中醫診所經驗技術~
中醫減肥需要強調身體體質,只要能識別出個人肥胖的因素,然後根據個人的體質和症狀,施以正確的為個人配製的科學中藥,減肥成功可被期待,已經有很多成功案例。這也是我們在中醫減重減肥領域有信心的原因。
廣仁堂中醫診所診所使用溫和的中藥使您成功減肥而無西藥減重的副作用,也可減少病人自行使用來路不明的減肥藥所產生的副作用,不僅可以成功減重,配合飲食衛教得宜,就可以不復肥。
廣仁堂中醫診所多年成功經驗,為您提供安全,有效的減肥專科門診。

中藥減重和西藥減重差異性:
目前普遍流行的是藥物減肥法,藥物減肥法分為中藥減肥法和西藥減肥法。有些人也會選擇抽脂等醫美方式。
但是在我們全套的中藥減肥計劃中,除中藥外,還有埋線幫助局部減肥的方法。
西藥減肥,除了雞尾酒療法外,早年流行的諾美婷也是許多人用西藥減肥的藥物。
但是近期大多數人都開始轉向尋求傳統中藥不傷身的方式來減肥,同時可應用針灸,穴位埋入等改善局部肥胖。

許多人不願嘗試中醫減重最大原因:
減肥的最大恐懼是飢餓。廣仁堂中醫診所客製化的科學中藥。根據個人需要減少食慾,但是又不傷身,讓您不用忍受飢餓感
讓您不用為了減重,而放棄該攝取的營養。
如果您一直想要減肥,已經常試過各類坊間的西藥還是成藥,造成食慾不振或是食慾低下,甚至出現厭食的狀況,營養不良的情形


請立即尋求廣仁堂中醫診所的協助,我們為您訂做客製化的減重計畫,幫助您擺脫肥胖的人生!

廣仁堂中醫診所深獲在地居民的一致推薦,也有民眾跨縣市前來求診

醫師叮嚀:病狀和體質因人而異,須找有經驗的中醫師才能對症下藥都能看到滿意的減重效果。

廣仁堂中醫診所數十年的調理經驗,值得你的信賴。

ERMOII548548EEMNNKOE

 

內容簡介

以血型、基因的科學證據
揭開台灣各族群身世之謎

  DNA不會說謊,它清楚明白地告訴我們:
  1.近85%的「台灣人」帶有原住民的血緣。
  2.「唐山公」其實是中國東南沿海的越族。
  3.平埔族沒有消失,只是溶入「台灣人」之中。
  4.高山原住民非同源,阿美族為夏威夷人的母系祖先。

  林媽利教授,前馬偕醫院輸血醫學研究室主任,國際知名的血型專家、分子人類學家,生涯發表的英文期刊論文超過160篇,學術研討會摘要超過200篇。早期因研究台灣人的特殊血型,及建立台灣捐、輸血制度等重要成就,被尊稱為「台灣血液之母」。

  近20年來,她轉而投入台灣族群的研究,但因研究成果大大地顛覆了諸多「公認事實」,意外遭到中國官方及部分學者的圍剿。即使面臨噤聲的壓力,她仍選擇在退休之際出版本書,避開繁複的圖表與數據,以簡潔精要的文字,親自向國人說明血型、DNA研究如何揭開台灣各族群的身世之謎,又得出哪些震撼性的結論:

  ◎近85%的「台灣人」(閩南人及客家人)帶有台灣原住民的血緣:這一結論確認了先前其他學者從史料文獻、地名、諺語、風俗習慣等的推論,即大部分「台灣人」都是「漢化番」的後代。

  ◎「唐山公」是中國東南沿海的原住民─越族:也就是說,四百年來陸續渡海來台的「台灣人」祖先,根本就不是族譜所誤載的正統中原漢人,而是一群群被漢化的越族後代。這點,從SARS的擴散路徑也得到了間接確認。

  ◎平埔族沒有消失,只是溶入「台灣人」之中:平埔族雖大多已漢化,但從血緣看,平埔族並未消失。而且,平埔族不僅與高山族共有相近的血緣,他們還帶有獨特的亞洲大陸血緣,時間可推至數千年前,比原先認知的來自400年前的「唐山公」更為久遠。

  ◎異質多元的高山原住民:台灣高山族的語言雖同屬南島語言,但他們卻具有不同的體質,應該是在不同時間,從東南亞島嶼及東南亞等不同遷移途徑落腳台灣,然後互相隔離千年。林教授也在國際上首次證實,阿美族與波里尼西亞人之間有母系血緣的直接關聯,因此讓《經濟學人》報導說夏威夷人是「made in Taiwan」。

  當然,國家認同不是建立在血緣的基礎上,但也絕非建立在虛構的政治神話上,林媽利教授擔當起科學家的社會責任,以嚴謹的科學態度,在本書中勇敢地戳破廣為接受的主流謬論,並清楚詳述畢生研究之總得,期能做為國人自我認同與尋根溯源的根本素材。

作者簡介

林媽利醫師

  1938年生,高雄縣人,湖內鄉文賢國小、台南長榮女中、台北中山女中、高雄醫學院及台大病理研究所。長期從事輸血醫學的研究,是台灣輸血醫學能躍上國際舞台的重要推手。先前協助衛生署的國家血液政策,主導建立台灣的捐血系統及建全醫院的輸血作業,因而贏得「台灣血液之母」的尊稱。近年來致力於基因的研究,對台灣的族群做全面性的研究及分析,貢獻於台灣族群的尋根。

  林醫師為病理學家、國際血型專家、分子人類學家及業餘畫家。現為馬偕紀念醫院顧問醫師。名列「世界名人錄」、「科學及工程世界名人錄」、「醫學及生物世界名人錄」。曾獲得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推薦,成為台灣第一位入圍「Helena Rubinstein獎」的傑出女性科學家。被天下雜誌評選為「台灣最具影響力的兩百人」。2001年,與台灣文學界大老鍾肇政,同時獲頒「榮譽台灣文化博士」。

  你可能沒有聽過她的名字,但許多急待輸血的人能挽回一命,可能都是依賴她幾十年來的努力成果。未來,更多人能真正認清自己的祖先來源,絕對要感謝她的勇敢與執著。

目錄

李筱峰序
【自序】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一、 導論
1. 由基因看人類的遷移:台灣人的構成
2. 我們留著不同的血液:基因遺傳的多樣性
3. 平埔族的研究發現台灣不同族群間比預期共同擁有更多的血緣

二、 「閩客」是中原漢人的後裔?
4. 從組織抗原推論閩南人及客家人,所謂「台灣人」的起源
5. SARS:越族之病?
6. 非原住民台灣人的基因結構
7. 再談85%台灣人帶原住民的基因

三、高山原住民的身世之謎
8. 從DNA的研究看台灣原住民的來源
9. 原住民基因解碼
10. 追溯台灣原住民的遠古身世
11. 台灣原住民基因的多樣性,及與東南亞島嶼族群的血緣關連

四、平埔族已經消失?
12. 永恆的平埔族:西拉雅族、巴宰族及凱達格蘭族遺傳基因的研究

五、「血」跡斑斑
13. 我走過的血液研究之路

附錄:林媽利教授(Lin M)學術著作一覽表

 

推薦序

  有一次彭明敏教授請吃飯,席中他透露他有平埔族血統。我問是如何知道的,彭教授說,馬偕醫院的林媽利教授幫他採集唾液進行DNA化驗得知的。這個訊息令我非常興奮,讓我興起也想追究自己血緣的念頭。隔天我冒昧打電話給未曾謀面卻是久仰其名的林媽利醫師,沒想到電話那一頭傳來林醫師親切熱誠的語氣歡迎我前往做化驗。就這樣,我與林媽利教授終於有了數面之緣,也解開了我的血緣之謎。

  林媽利教授採我的血液化驗,經數月比對,也經三度修訂,最後給我的結論是:「李筱峰先生的母系血緣應來自印度東北方的少數民族。父系血緣為非華人東南亞的血緣。組織抗原屬於閩越族人的血緣。」如果在我年少的時代,獲知自己具有如此複雜而多元的血源,一定會對自己是「雜種」感到驚訝、難過。因為中國國民黨灌輸給我的「教育」是一套「中華兒女」、「炎黃子孫」、「龍的傳人」、「大漢世胄」的迷思,怎能接受自己是「番邦夷狄」的「雜種」?但自從擺脫這套政治迷思而覺醒之後,我不但對自己的「雜種」不以為恥,反而更因此而忻然喜悅。從優生學的角度看,我應該慶幸我的頭腦不會太差;再者,國共兩黨以後還要罵我這個台獨份子是「漢奸」的話,我可以更理直氣壯回答:我不是漢人,我哪有資格當漢奸!

  我在大學時代原本學教育,後來因為在雜誌上為文批判國民黨的教育,從政大教育系遭勒令退學,後來改讀歷史,開始走入台灣史的研究。以前期許自己要從事教育改革,其實哪知道自己還陷在一套「大漢沙文主義」的制式教育中欠改革。等到進入台灣史的領域之後,才開始有了新的視野。其中對於台灣人與台灣史的南島民族的成分,才有新的認識。

  從史料文獻顯示,台灣人與台灣史具有相當比重的南島民族成分。例如,打開「康熙台灣輿圖」(又稱「黃叔璥台灣番社圖」),台灣西部從北到南遍佈各社的平埔族的聚落,經統計,平埔族聚落有120個社(至於山地和花東地區還未計算進來),而漢人聚落只有65個,可見17、18世紀之交,台灣社會的主體居民還是以南島民族為主。

  清帝國統領台灣初期對移民台灣定有三大禁令:其一、嚴禁無照渡台。想渡航台灣的人,必先在原籍地申請渡航許可證,才可渡台;其二、渡台者一律不准攜家帶眷,既入台者不得招致家眷;其三、不准廣東人來台,因為清廷認為「粵地屢為海盜淵藪」。

  清帝國厲行這種海禁政策時間相當長,其間僅有短暫的數次弛禁。大致說來,清國統治台灣的211年當中,從1684年到1790年之間(統治台灣的前106年間)是採取一種較嚴格的禁止與限制;1790年以後才較放鬆,到了1875年以後才真正開放移民。這種海禁政策使得渡海來台的移民大多數為男性。

  清政府的移民三禁中有「既入台者不得招致家眷」的規定,因此許多單身漢也以入贅於平埔族家庭的方法,甚至假冒成土著,來規避這項禁令。恰好當時台灣平埔族的許多部落偏向母系社會,由女人繼承產業,而且招男子入贅於家。特別像西拉雅族,他們的俗話說生女子是「有賺」──繼承產業;生男子叫「無賺」──入贅到別人家去。17、18世紀間,從中國大陸來到台灣的這許多單身漢,就這樣入贅於平埔族家庭,這真是「天作之合」。記得我小學時代學校要每個小孩回家查問自己祖先來自何處,祖母告訴我說,我們台灣人「有唐山公,無唐山媽」。那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句俗諺,當然當時聽得霧煞煞,等到後來研讀台灣歷史,才明白台灣人這段「天作之合」的血緣交融史。當然,這句「有唐山公,無唐山媽」有語病,林媽利醫師的研究告訴我們「平埔公、平埔嬤、唐山公、唐山嬤、高山公、高山嬤,建構了台灣人的基因結構」。

  除了因為與漢語族的接觸、通婚之外,清帝國政府的三項措施更造成平埔族的「漢化」。

  第一項措施是「設社學」,也就是在平埔族部落設立學堂,從原住民兒童開始改變。1686(康熙25) 年,諸羅縣知縣樊維屏在荷蘭時代西拉雅族的四大社──新港社、目加溜灣社、蕭壟社、麻豆社設立「社學」,教化「番」童。1695年,台灣知府靳治揚在府治所在地(今台南)進一步推廣「社學」,聘社師教「熟番」孩童讀《三字經》、《四書》等,要知句讀,要能背誦。之後,地方官吏不斷興設社學。到了乾隆年間(約18世紀中葉),各廳縣為土著所設的社學已達51所。不過以後由於土著迅速漢化,兒童多改入漢人義學或私塾讀書,社學制度才漸式微。

  第二項促成平埔族漢化的措施是「改服裝、易風俗」。要求平埔族在服裝上「薙髮冠履,衣布帛如漢人」。1758(乾隆23)年,分巡台灣道楊景素下令要求平埔族人要「薙髮留辮」,透過政令來改變平埔族的服裝。

  第三項措施是「賜姓氏」,以「漢姓」來賜給平埔族。過去屬於南島語族的台灣原住民,沒有姓氏,多採「父子連名」,到了此時,許多人開始接受官方的賜姓了。這些姓當中,除了最早賜姓「潘」之外,還包括有:陳、林、李、吳、王、劉、張、戴、黃、楊、朱、趙、孫、葉、錢、江、蕭、廖、羅、莊、鍾、賴、錢、莫、金……等較常見的姓,但也有一些少見的姓,如蠻、斛、穆、鄂、來、印、力、利、爐、東、余、巫、文、米、衛、黎、兵、蟹……。
許多改了漢姓的平埔族,在傳了幾代之後,加以自己的母語也消失了,便自以為是大漢子民,許多人甚至還從漢姓譜系找出中原堂號來比附,例如立墓碑時,姓陳的就冠個「穎川」,姓林的就冠上「西河」,姓李的就冠上「隴西」,姓潘的就冠上「滎陽」(而且還寫錯字,寫成「榮陽」)。真以為自己是華夏世胄,其實是「數典忘祖」了。

  1864到1870年之間在台任職的英國籍海關官員必麒麟(W. A. Pickering)就指稱:「多數平埔族人已剃髮,穿漢式服飾,並講漢語。」

  1871(同治10)年陳培桂主修的《淡水廳志》也指稱:「風俗之移也,十年一小變,二十年一大變。淡水番黎較四邑為多,今自大甲至雞籠諸番,半從漢俗,即諳通番語者,十不過二三耳。」

  到了1881(光緒7)年,福建巡撫岑毓英通令台灣各府州縣,於其普通轄區內,正式劃平埔族入漢籍,更促進土著漢化。
時至今日,我們昔日的平埔族祖先的語言、宗教、風俗習慣,雖然大部分已經改變,不過有一項遺產至今仍清晰可認,那就是台灣的地名。不僅「台灣」一名係源自平埔族西拉雅語,台灣各地地名源自平埔族或是與平埔族相關者,多不勝舉。根據沈建□教授的調查研究,今天台灣島上許多市鎮由平埔族社名漢化者至少110個。再者,出現「番」「社」等字樣的地名,亦是過去平埔族聚落,全台灣至少有124組。

  從上述的歷史背景與史料文獻看,可以想見台灣人具有相當比重的南島民族成分。這樣的歷史背景,對照林媽利教授在分子遺傳實驗室從事台灣血緣分析研究的結論──「85%的台灣人都帶有台灣原住民(或東南亞族群)的基因」,正可以相輝映,彼此參照。

  感謝林媽利教授這些年來在分子人類學方面的研究貢獻,不僅以科學的態度為我們突破不少政治神話,對台灣人的自我認同與尋根溯源更有所助益。當然我們知道國家的建立與認同,不是建立在血緣的基礎上,但是戳破舊有的政治神話,我們才能邁出新步伐。職是,我要以感激的心情,對於林教授所率領的團隊的研究成果,敬舉一觴!

  林教授把她近幾年來的研究成果選集成冊,囑我寫序。面對著林教授的研究成果,我這個十足的門外漢,不勝受命惶恐。但是做為一個歷史工作者,看到林教授的研究成果提供我們甚多參考的作用,又不勝受恩感激。通常替人寫序的人,都是比著者更有名望的人,但是我接受林教授邀請寫序剛好相反。與其說這是序文,不如說這是一篇讀後感與致謝文。多謝林媽利教授!

李筱峰

作者序

如臨深淵如履薄冰

  很高興這本書的出版,雖然心情是相當的複雜,我原本的工作是「輸血醫學」,因著血型的分析讓我無意間踏入人類學的領域。這20年來我一方面在分子遺傳實驗室從事台灣特有血型及血緣的分析,另一方面偕同我的同事努力參加人類學、考古學及語言學的研討會,試著去了解什麼是「族群」,什麼是「南島語族」。在這20年的過程中,我們族群的資料數量、研究的方法及分析的能力增加,使得我們在分子人類學的領域從粗淺的看法一路修正到更完整的地步,修正的程度有時相當大,但我想這是做研究必須經過的過程,科學的進步本來就是勇敢的假設及不斷的修正,以期達到接近真實的結果。

  據說台灣過去沒人敢做族群來源的研究,1987年台灣解嚴後我們的研究室自然的踏入台灣族群的研究,我們發現了台灣族群的多樣性,但是國內政治理念的南轅北轍,使族群的研究發生困難,甚至掉入陷阱。但是我想當社會大眾質疑自己的來源時,提供血源分析的資料,是一項重要的工作。

  在我研究的生涯中,已在國際科學雜誌上刊登了許多篇英文的研究論著,且在國內外的學術會議上也提出很多英文的研究摘要,我們的研究不管是分子人類學或是輸血醫學,在國際上開創了一片天,也得到國際的肯定。這些年我同時也為國內的刊物撰寫了幾篇有關族群的中文文章,這些文章就變成這本書的主要骨幹,將我用英文撰寫的學術論文的重要發現與成果,以較為簡單明瞭的語言呈現在國人面前,畢竟這些研究成果對台灣人的自我認同與尋根溯源應當有所助益。

  中國一向要讓台灣人相信台灣人是純種北方漢人的後代,說是因著北方的五胡亂華、魏晉南北朝及元朝游牧民族的大屠殺,使台灣人的祖先南遷到福建、廣東。但是我們發現台灣人(閩南人及客家人)在基因上屬於南方的亞洲人,也就是屬於中國東南沿海原住民越族的後代,和北方中國人有相當大的距離(Tissue Antigens 2001; 57: 192-199)。同樣的2009年12月,中國的分子人類學家發表中國境內自南到北25個地區,加上在美國的漢人,共1,700人全長基因的分析,發現中國境內的漢人在基因上可分北方漢人、中部漢人及南方漢人,這三個地區自南到北以地理漸進式的差距表現出基因漸進的差異,所以北方漢人和南方漢人因地理上的差距大,基因距離也大,也就是說北方漢人和南方漢人在基因上有不同(Am J Hum Genet 2009; 85: 762-774),這結果和1994年美國史坦福大學Cavalli-Sforza與北京中科院遺傳研究所共同分析漢人的基因,得到一樣的結果,即北方漢人和南方漢人不同,有差異。2009年另外一篇新加坡分析漢人的文章也得到相似的結果(Am J Hum Genet 2009; 85: 775-785)。我想這些有關漢人的報告應可堵住「台灣人的漢人血統論」者的嘴巴了(台灣社會學研究季刊 2009; 75: 342-346)。寫到這裡,我相當佩服我的同學病理學家劉如峰醫師,在我不知如何簡單形容台灣人的血緣時,他說「台灣人是漢化的越族,到台灣後與平埔族混血的後代」,真的是如此。這些年台灣族群的研究,我們也發現台灣人在主要的越族及平埔族的血緣外,尚有其他多元來源的基因,差不多每個人都有不同來源的祖先群,這是因為台灣的地理位置自古是在人類遷移的路線上,台灣海峽在冰河時期是陸地,向南陸連到現在的印尼群島,向北陸連到中國北方及日本。冰河時期結束後,台灣變成島嶼,從東南亞島嶼及東南亞大陸人類的遷移陸續的經由海路到達台灣,再加上近代台灣被不同族群佔領過,所以造就了台灣多元基因的來源。但不管基因的來源是來自何處,只要認同台灣就是台灣人了。

  另一方面,本書也分析了平埔族及高山原住民的身世之謎。我們的研究顯示,大部分的平埔族與高山原住民共有相同或相近的血緣,這些共有的血緣大多同時與東南亞島嶼族群(印尼及菲律賓)共有。除此之外讓我們驚訝的是,部分平埔族擁有數千年前來自東南亞及亞洲大陸的血緣,這一發現比原先認知的來自四百年前的血緣(唐山公)要來得更早更為久遠。我們的研究顯示,平埔族並未消失,而是被漢化,大部分的族人已溶入「台灣人」的大熔爐中。至於台灣的原住民,我們的發現與語言學的說法有所不同,我們認為原住民的來源應該是多元而非單一的,而且時間更久遠。我們也發現台灣原住民與波里尼西亞人之間存在著母系血緣的直接關連,這是國際上首次以母系血緣證實了這關聯,也讓《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報導說夏威夷人是「made in Taiwan」。

  過去民族學的研究發現,在文化上,台灣原住民與中國西南民族相類似,中國基因的研究發現,台灣原住民與中國南方的傣族(越族)共有O1*父系血緣,認為台灣原住民很可能是出自傣族(BMC Evol Biol 2008; 8: 146)。然而我們父糸血緣YSNP的研究,發現台灣原住民雖然與中國南方的越族共有O1*父系血緣,因YSNP的變異須很長(上萬年)的時間,以致很難測出台灣原住民與越族間的血緣距離,所以再經另一變異時間短的系統YSTR的分析,發現台灣原住民與越族雖有共同的祖先,但那是12,000到22,000年前的事了,所以在冰河時期這兩個族群就已經分開了,同樣的母系血緣也得到相似的結果。我們父母系血緣分析的結果認為:台灣原住民與越族在上萬年前雖共有祖先,但台灣原住民並不是出自傣族(越族)。基因的研究,特別是組織抗原及母系血緣的結果,顯示台灣原住民與東南亞大陸的族群,包括中國南方的少數民族,有相當大的基因距離,台灣原住民卻與東南亞島嶼族群相近,而且與東南亞島嶼族群共有基因庫,顯示兩者的密切關係。

  感謝前衛出版社在我將要退休之際,幫我整理了族群的研究,如果沒有他們,我大概不會有勇氣去做的。我感謝許多台灣人及原住民捐贈血液及口水,感謝許多山上長老教會的熱心參與,我也感謝多年與我打拚的同事(Jean Trejaut-尚特鳩、陸中衡)、研究助理(何俊霖、李建良、顏汝珍) 、協助我們收集檢體的陳曜明醫師及繕打中文稿的陳文發。

  最後感謝家人及親友的支持,感謝上帝,讓我做了這麼有意義的工作。

 

詳細資料

  • ISBN:9789578016484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256頁 / 16k菊 / 14.8 x 21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不管世界怎麼樣,春天總會如期而來。春風吹,吹綠了大江南北。春風暖,暖得公園和田間桃紅柳綠春花開。特別是田間的油菜花,它寓意著春天的開始,也寓意著農民一年豐收的開始。 ... ... 這幅瑰麗的畫卷,它是春天的傑作。迷人的春天是令人歡欣鼓舞的,雖然春風還是冷颼颼的,心裡卻感到美滋滋的,也在茁長出新的希望的幼芽。 ... 要說欣賞油菜花,你肯定會想到一個地方,就是被譽為全球「四大花海」之一的江蘇興化千垛景區。於是有了這次踏春賞花之旅。 DAY1:杭州自駕-興化東羅村-入住耕朵民宿 DAY 2:千垛菜花景區--李中水上森林公園 DAY3:鄭板橋故居—上池齋藥店—金東門老街—趙海仙楊樓—東嶽廟—興化博物館—鄭板橋紀念館—施耐庵紀念館—李園—四牌樓—范仲淹紀念館 【全球「四大花海」之千垛景區】 ... ... 要說千垛景區,我們得先來了解一下興化,興化是江蘇省的一個縣級市,位於江蘇中部,興化是歷史名城,出過像中國四大名著《水滸傳》作者施耐庵,像揚州八卦之首的鄭板橋等。興化也是魚米之鄉,特別是千垛景區以「垛田」特色地貌享譽全球。「垛」是里下河地區獨有的一種農業景觀。據史料記載,形成於750年前。在泥土缺乏的澤國,勤勞智慧的興化人民在湖盪沼澤地帶開挖網狀深溝或小河的泥土,一方一方使其堆積如垛,成為了可以耕作的垛田,形成了具有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價值的興化垛田奇觀。船在水上走,人在花中游實在是太美了。因此千垛油菜花海與尼德蘭鬱金香花海、法國普羅旺斯薰衣草花海和日本東京都櫻花花海並稱全球「四大花海」。 ... 來到了千垛景區。遠遠望去,這裡四處都是油菜花的海洋,清風襲來,花香四溢,沁人心脾。從航拍畫面看千垛景區的油菜花占地面積接近一萬畝,龐大規模的花田讓我們無比吃驚。陽春三月,這裡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金黃色的油菜在風中來回搖曳。花田深處,則是無數的蜜蜂蝴蝶。 ... ... 不要被航拍畫面錯綜複雜的垛田所迷惑,其實千垛景區分布合理,花田之間的田耕路給遊客提供了賞花的最好路徑,很多人可以覺得在這樣的萬畝花海,迷宮一樣會迷路,除了各種語言寫好的指示牌,牛哥告訴大家一個小技巧,只要看著八角亭的觀景臺方向走,就不會迷路了。千垛景區乃是全球「四大花海」之一,它的名氣同法國普羅旺斯薰衣草園、荷蘭鬱金香花海、日本京都櫻花並列。僅此一點,已經讓我們非常驕傲了。 ... 千垛景區旁邊水系交錯,清冽的河流緩緩流淌而過。古人有詩讚曰「河有萬灣多碧水,田無一垛不黃花」。在這江南水鄉勝地,遊客更是絡繹不絕。清晨霧氣繚繞,如同一縷輕紗套在了千垛景區身上,這更是平添了一份朦朧的詩意。細細觀看,景區內的油菜花上則是露珠分明,當陽光緩緩照射,霧氣又會陡然散去。 ... ... 船在水上走,人在花中游這樣動態的美感陶醉了大家,油菜花的全貌更是讓人驚嘆。在這春和景明的時節,久久呆在家中的遊客徹底放鬆了身心。 ... ... 每年清明節前後是觀賞油菜花的最好季節。此時天地間萬籟俱寂,夜晚朦朧時分,唯有萬畝油菜芬芳撲面而來。隨著太陽慢慢升起,千垛景區的數萬隻啼鳥紛紛鳴叫。河水水面上被漁人的竹竿撐開粼粼波紋,第一批遊客準時而至,這樣的美景令人神往。 千垛景區相關攻略tip : (1)地點: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缸顧鄉東旺村東首千垛景區 (2)交通:從興化市內的興化汽車客運站發車,有車直達景區,票價6-7元不等,時間約為30-40 分鐘。 (3)開放時間:全天08:00-17:00,17:00停止入場 (4)門票:普通票100人民幣(含船票) 【李中水上森林】 ... 遊覽完千垛景區,又慕名前去了附近李中水上森林。水上森林是興化旅遊的另一張靚麗的名片,整個區域達到了1050畝,水上區域高達950畝。這裡數十年前曾是一片荒無人煙的灘地,而後經過不斷努力改造,最終開發建成了宏偉的水上森林。 ... 水上森林中種植了十餘萬畝的水杉。我們走近來看,頓時被千萬株高大粗壯的水杉林驚到了。他們如同一個個鎮守在此處的衛士,挺拔地直插雲霄。仰頭望去,青色的水杉葉異常茂密,傘狀樹枝一條條伸展開來,更是氣派非凡。 ... 說實話現在的水杉森林不是最佳觀賞時間,5月份開始葉子長出了來了,一片綠色,直到秋天變成金黃色。但這個季節地上有成片的紫色的小花,那就是二月蘭。二月蘭也叫諸葛菜,在春天盛開,是絕佳的觀賞花卉, ... ... 日光照射在水杉林中,淺淺的樹影倒映而下,萬千密集的光點把林子點綴的美妙非凡。水杉生長在龐大的河面上,我們坐上遊船,則是順著河流大飽眼福。水面上白鷺翱翔,微風吹拂,河上浮現粼粼波紋。暮光倒影,天空湛藍。遊動的雲彩倒映水中,水杉林子更是隨風搖擺。這旖旎的風景讓人癡迷,大家都徹底迷住了。 ... ... 到了進球時節這裡的水杉更是全部金黃,那時的水上森林絢爛奪目,水杉林葉慢慢飄落。在林間,在水面,在山坡,一切都是那樣醉人。 水上森林公園相關攻略tip : (1)地點:江蘇省泰州市興化市李中 (2)交通:從興化市內的興化汽車客運站發車,乘坐李中方向的車,票價6-7元不等,時間約為30-40 分鐘。 (3)開放時間:08:00-17:00 (4)門票:普通票90人民幣,包含景區和竹筏 (5)其他: 景區適合春秋季節來玩,3月底至4月底有二月蘭,11月下旬至12月底有紅杉樹。 【碧水東羅&耘朵民宿】 ... 這次行程我們入住在民宿,在東羅村。這碧水清澈,環境優美,一副江南特色村鄉的樣子。進入東羅村,就看見「碧水東羅」四個大字。字體筆力遒勁,恢弘大氣,倒也可以看出當地老百姓的自信。漫步村子,特色的仿古布置頗得人喜歡。四面都是粉牆黛瓦的建築,雕欄畫棟更是隨處可見。 ... ... 東羅村的村史博物館用清一色的青磚築成,屋子內部則是布置考究,古色古香的韻味鋪面而來。當地老百姓介紹,東羅村歷史非常悠久,明清時期便是冠絕江南的文人墨客的留戀之所。村民廣場熱鬧非凡,本地人自發趕來跳舞表演。趕上特別節日,這裡的特色舞蹈絕對讓人大開眼界。 ... 當然,要隆重介紹的還是東羅村的民宿-景瀾 耘朵精品民宿。景瀾 耘朵精品民宿都是傍水而建,屋外就是一條潺潺河流。打開陽臺,外面就是櫻花盛開,隔著河流對面就是金燦燦的油菜花。 ... ... 黃昏之時,夕陽漸漸落去。推開窗戶,便遠遠望見天邊的落日。夕陽把天地之間渲染得通紅,芬芳的油菜花香撲面而來。 【興化早茶】 ... 說起早茶,印象裡面一直以為香港、澳門、廣州等南方城市才有。到了興化才發現早茶在江蘇泰州、揚州等地也非常流行,早茶是社交性的飲食,街坊鄰居起個大早,聚在一起喝個早茶,吃點點心,聊聊天談談事。揚州和泰州的早茶稱為蘇式早茶,從清前中期開始流行。蘇式早茶,比較多的是豆制乾絲和面點小食,比如餛飩,魚湯麵,干拌面,炒麵等各種麵條,以及蟹黃湯包,鮮肉筍包,乾菜包等等。 ... ... 在興化最有名的早茶就是鄭家大廚房。在這裡,每天七點鐘遊客已經排起了長隊,他們都是早茶的忠實客人。進入店中,古典儒雅的環境擺設讓人耳目一新,三三兩兩的聚坐方式也非常舒服。 ... 鄭家大廚房融合了鄭板橋書畫特色,又結合了濃郁的明清時尚,這樣的裝修讓人親睞。這裡主要是興化市的本幫菜為主,而早茶則是最大的特色。早茶講究清談適中。各種點心都要與茶水搭配合理。淮揚蒸餃湯汁濃厚,入口之後滿嘴留香。大燙乾絲光滑乾爽,配合茶湯則是口味地道。還有特色做法的燒麥也是不錯的選擇。這其中的愜意滋味,恐怕只有親身感受一番才能領會。 ... ... 在四牌樓附近的本地人早上都會進來做做,他們大多自帶茶葉,鄭家大廚房則免費提供開水。早春的清晨還有一絲寒意,但是茶水泡開之後,店鋪中頓時暖意融融。茶霧氤氳升騰,氣氛悠閒舒適。輕輕聞著,茶香直接沁入心脾之中。再吃上一口點心,這樣的早上讓人太滿足了。 【鄭板橋故居】 ... 值得一提的是,鄭家大廚房的對面就是鄭板橋故居。故居保存完好,當地政府非常重視。故居外粉牆黛瓦,仍舊遵循明清的遺蹟樣貌。故居內則是重新裝飾,都是仿古裝飾。整體上簡潔高雅,環境清幽。當然,鄭板橋紀念館也值得遊客們好好觀賞。館內記載了鄭板橋的生前趣事和個人成就。鄭板橋畫的竹子也有相應的原型對象。對於帶孩子的遊客朋友來說,這裡絕對有著巨大的收穫。 ... 【上池齋藥店】 上池齋藥店是興化市最古老的藥店。進入店鋪之中,古樸典雅的裝飾讓人欣喜萬分。如同明清時期一樣,上池齋藥店還是以抓藥看病為主。一排排的抽屜之中,各種中草藥都詳細的名列了出來。和過去的掌柜不同,藥店中的大夫都是來自專業醫學院的高材生。在他們的宣傳下,興化市人民的保健養生意識大大提升了。 ... ... 【金東門老街】 金東門老街位於興化市東南,這裡曾是明清時期的商業貿易場所。興化市政府對此非常看重,他們對老街進行了重新修復。走在大街上,兩旁都是各色古樓,這既有粉牆黛瓦的建築,又有古樸隆重的木樓。夜晚時分,金東門老街裝飾靚麗,沿街燈火通明,一排排燈籠把商業的熱鬧氣氛推向了高潮。 ... ... 【狀元坊】 狀元坊是來興化不可缺席的地方。這裡曾是明清莊園李春芳的居住場所,李春芳年少在此攻讀詩書,並最終考取了功名。如今狀元坊布置一新,裡邊則是氣派考究。漢白玉堆砌的高大門樓讓人印象深刻。 ... 【東嶽廟】 東嶽廟位於泰安市區北部。這裡香火鼎盛,遊客入雲。廟中供奉著東嶽大帝,清明時節更是引來四方遊人。大家爭相祈求驅邪避難,並在神像面前磕頭跪拜。這裡是泰安老一輩酷愛的場所,更是民間文化的重要載體。 ... ... 【興化博物館】 興化博物館是當地政府集資重點建設的文化項目。博物館中收集了大量珍貴藏品,其中就包括鄭板橋的字畫。博物館外邊乃是普通民居樣式,粉牆黛瓦的外貌讓人不覺奇特。但是走入館內,則被陶器、瓷器、青銅器、金器、玉器、書畫等文物吸引。興化市古老的歷史更讓人稱讚。 ... ... 【施耐庵紀念館】 施耐庵是興化著名人物,施耐庵紀念館值得一看。館內有著濃郁的水滸氣息,一件件展品也是讓人大開眼界。明清時期,文人創作條件比較簡陋,施耐庵先生則是憑藉頑強毅力克服困難,這些都在館中有所表現。紀念館外,施耐庵的雕塑親切迎接遊客,遊客們都非常恭敬。 ... ... 【宋縣衙】 宋縣衙完整保留了宋朝的衙門情況。遊客踏足而入,立刻就會發現幾個栩栩如生的雕塑。他們便是當年的衙門官差和縣太爺。當中的牌匾上書明鏡高懸,真的和影視劇中的一般樣子。不少遊客打卡留念,他們爭相發在朋友圈中。 ... ... 【四牌樓】 四牌樓乃是興化狀元李春芳所建造。他高中皇榜之後,便在故鄉建造四牌樓紀念。四牌樓曾經被戰火焚毀,但是當地政府重新修建了起來。這裡也是興化的地標建築,外地遊客都會合影留念。四牌樓古樸端莊,濃重的文化氣氛更是興化城市名片的重要代表物。 ... ... 【范仲淹紀念館】 范仲淹紀念館有著重要的傳承意義。興化市民對范仲淹先生無比推崇,並樹立了這座紀念館。范仲淹塑像栩栩如生,他生前的題字也被框了起來。在屋子中,簡單陳舊的布置更是體現出了范仲淹憂國憂民的高尚情操。屋外一顆大樹挺拔聳立,樹下則是鋪滿樹葉的道路。遊客爭相踏足進入,他們細細品味一番,都會深刻感受當年范仲淹留下的風采。 ... ... ... 三天兩晚的興化之旅結束了,因為疫情這次是自駕去的興化,從杭州出發一路高速全程5個小時,高速過路費也免費。

 

 

 

 

 

文章來源取自於:

 

 

每日頭條 https://kknews.cc/travel/8k4yj2g.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474388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集集中醫調整體質減重的中醫減肥方式和美減肥不傷身的中醫減肥方法和美可以加強局部消脂的中醫減肥門診埔鹽有效預防復胖的中醫減肥方式
大村虛胖中醫減重方式 員林中醫減肥埋線 鹿港減肥減重瘦身有效實例很多的中醫診所國姓鄉手臂瘦身中醫診所 水里內分泌失調發胖的中醫減肥門診 健康輕鬆減重不復胖推薦鹿港中醫減重門診水里不與經期衝突的中醫減肥門診 二林中醫調整體質減重的中醫減肥方式 彰化減肥專業中醫診所推薦針對暴食症體質調整彰師大附近推薦可以加強局部消脂的中醫減肥門診 鹿港暴食症的中醫治療 南投減肥專業中醫診所推薦針對胖因調治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絕對壹讀大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