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FV2626EFCEYYYB15VEF

 

內容簡介

  本書共分成四大部分,第一篇「精神醫療與心理衛生」,針對心理衛生的過去、現況、政策與福利架構、精神醫療相關法規,更廣泛地認識台灣精神醫療與心理衛生發展。第二篇「精神疾病與治療」,介紹精神疾病的病理學、診斷等,以最新的DSM-5概念說明疾病的定義。第三篇「社會工作實務理論與方法」,介紹精神醫療體系的社會工作實務狀況,以及精神醫療的處遇模式。第四篇「心理衛生方案與未來」介紹各類社區復健方案及評鑑、探討精神醫療社會工作與醫務社會工作的發展,以及介紹醫療院所的精神醫療模式、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的發展等等。希望本書可以協助初學者瞭解台灣心理衛生的過去和現狀,提供實務方法與技術給有興趣的學習者參考。

作者介紹

作者簡介

張如杏


  學歷:
  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特教系博士
  國立台灣大學社會學碩士

  現職:
  台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社工師
  台北市社工師公會、社工師全國聯合會理事
  衛福部精神疾病強制鑑定強制社區治療審查會委員
  淡江大學師資培育中心兼任助理教授
  台北市立大學幼教系兼任助理教授
  台北市衛生局精神疾病諮議委員會委員 
  心理衛生專科社工師

楊添圍

  學歷:
  高雄醫學院醫學系學士
  國立台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碩士

  現職: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院長
  台灣精神醫學會理事
  台灣精神醫學會司法精神醫學委員會召集人
  台灣精神醫學會甄審委員會委員
  衛福部精神疾病強制鑑定強制社區治療審查會委員

張玲如

  學歷: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博士
  東海大學社會工作學碩士

  現職:
  大仁科技大學社會工作系副教授兼主任
  高雄市社會工作師公會理事
  財團法人高雄市私立紅十字會育幼中心顧問

目錄

作者序
作者簡介

第一篇 精神醫療與心理衛生

第1章 精神疾病與醫療發展/張如杏
壹、前言
貳、精神疾患與診斷演變
參、特殊人口心理衛生與次專科
肆、結語

第2章 心理衛生政策與福利行政/張如杏
壹、前言
貳、心理衛生政策
參、初級預防的心理衛生政策:強化心理資本
肆、台灣社會福利與心理衛生演進
伍、心理衛生行政
陸、結語

第3章 精神衛生法及相關精神醫療法律/楊添圍
壹、前言
貳、精神衛生法
參、家庭暴力防治法
肆、兒童及少年福利與權益保障法
伍、兒童及少年性剝削防制條例
陸、老人福利法
柒、家事事件法

第二篇 精神疾病與治療

第4章 精神病理學與精神疾病之診斷及分類/楊添圍
壹、診斷與分類之基礎:精神病理學
貳、精神病理學相關名詞
參、精神疾病之診斷及分類
肆、疾病相關名詞

第5章 精神病(嚴重精神疾病)與主要之精神病:思覺失調症與躁鬱症/楊添圍
壹、精神病與嚴重精神疾病
貳、DSM-IV-TR/DSM-5精神疾病分類
參、思覺失調症
肆、躁鬱症或雙極性情感性疾患

第6章 精神官能症:憂鬱症、焦慮症以及強迫症/楊添圍
壹、精神官能症
貳、憂鬱症:各種分類觀點
參、強迫症與相關疾病

第7章 人格疾患、酒癮及物質成癮/楊添圍
壹、人格疾患
貳、酒精與物質成癮

第三篇 社會工作實務理論與方法

第8章 醫務與心理衛生社會工作實務發展/張如杏
壹、前言
貳、美國醫務社會工作與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的演變
參、台灣醫務社會工作與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的發展
肆、心理衛生社會工作困境
伍、美國各領域社工人員現況比較
陸、專科的意義與影響
柒、社會工作紀錄
捌、結語

第9章 社會工作實務理論/張如杏
壹、前言
貳、社會工作實務理論的類型
參、建構心理衛生社會工作實務理論
肆、系統生態概念運用於心理衛生
伍、常用社會工作實務理論簡介
陸、結語

第10章 疾病與家庭/張如杏
壹、前言:家庭的許多面貌
貳、社會學、社會工作觀點分析家庭
參、精神疾病與家庭
肆、台灣家庭與精神疾病
伍、結語

第11章 與家庭工作的模式/張如杏
壹、前言:與家庭工作的意義
貳、家庭評估
參、家庭會談、家庭訪視
肆、家族治療
伍、優勢觀點、以家庭為中心服務
陸、結語

第12章 心理衛生處遇方法/張如杏
壹、前言
貳、心理治療
參、團體心理治療
肆、心理劇
伍、心理教育、心理衛教
陸、結語

第13章 個案管理資源整合/張如杏
壹、前言
貳、個案管理的定義與方法
參、個案管理運用在心理衛生
肆、資源整合

第四篇 心理衛生方案與未來

第14章 社區復健及長期照顧/張玲如
壹、前言
貳、精神復健
參、社區復健模式
肆、社區復健的困境
伍、長期安置
陸、結語

第15章 精神醫療服務與專業團隊/張如杏
壹、前言
貳、醫院內精神醫療服務
參、精神醫療專業團隊
肆、社區心理衛生方案
伍、結語

第16章 評鑑/張玲如
壹、前言
貳、精神科醫院評鑑
參、精神復健機構評鑑
肆、方案評鑑
伍、結語

第17章 精神疾病復健與康復/張如杏
壹、前言
貳、精神復健定義
參、精神復健的迷思、原則與價值
肆、精神復健內容
伍、從障礙概念轉變
陸、結語:邁向康復

第18章 精神醫療社會工作展望/張玲如
壹、前言
貳、精神醫療社會工作在台灣之發展脈絡
參、精神醫療社會工作之角色與任務
肆、精神醫療社會工作角色定位之影響因素
伍、精神醫療社會工作角色困境之突破
陸、精神醫療社會工作角色之定位
柒、精神醫療社會工作之展望

捌、結語
 

作者序

  這是一本為精神醫療、心理衛生社會工作、學生所寫的書,由二位資深精神醫療社工師及精神科專科醫師共同完成,有感於我們多年臨床經驗,必須要對年輕人傳承,因此我們一起完成這本書。

  本書共分成四大部分,第一篇是「精神醫療與心理衛生」,針對心理衛生的過去、現況、政策與福利架構、以及精神醫療相關法規,從精神醫療的過去,更廣泛地認識台灣精神醫療與心理衛生發展。

  第二篇是「精神疾病與治療」,由楊添圍醫師介紹精神疾病的病理學、診斷等,包括有精神病(嚴重精神疾病)、精神官能症、人格疾患、酒藥癮等常見精神疾病的診斷原則,本書以最新的DSM-5概念說明疾病的定義。

  第三篇是「社會工作實務理論與方法」,介紹精神醫療體系的社會工作之實務狀況,從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的歷史發展、實務理論等,以及在精神醫療專業團隊中社工師主要的服務對象──家庭,認識家庭和與家庭工作的方法。接著介紹精神醫療的處遇模式,包括心理治療、團體心理治療、心理劇、衛教等。個案管理和資源整合是社工師在社區心理衛生最常運用的助人方法。

  第四篇「心理衛生方案與未來」,由張玲如老師介紹各類社區復健方案以及評鑑,並探討精神醫療社會工作與醫務社會工作的發展。本篇還介紹醫療院所的精神醫療模式,最後介紹精神醫療社會工作的發展、疾病復健與康復。

  心理衛生的議題已經成為全球跨文化跨國的重要議題,經過百年的發展,精神醫療領域社會工作從慈善出發,漸漸走出醫院、進入社區,也將服務擴大到疾病和藥物濫用、家庭暴力與性侵害等議題的處遇治療,精神醫療的訓練成為社區處遇重要的基礎。希望本書可以協助初學者瞭解台灣心理衛生的過去和現狀,實務方法與技術可以提供有興趣的學習者參考。

  感謝洪葉文化對於本書的持續關注,由於個人能力有限,本書經歷數年才完成,期間DSM也進入第5版了。希望本書可以拋磚引玉,讓有心從事心理衛生的年輕人,特別是社工師,可以有所參考。
 
台大醫院兒童心理衛生中心
張如杏社工師
2015.08.05
 

詳細資料

  • ISBN:9789866001710
  • 叢書系列:
  • 規格:平裝 / 352頁 / 17 x 23 x 1.76 cm / 普通級 / 單色印刷 / 初版
  • 出版地:台灣
  • 本書分類:> > >

 

 

心律失常(arrhythmia)是由於竇房結激動異常或激動產生於竇房結以外,激動的傳導緩慢、阻滯或經異常通道傳導,即心臟活動的起源和(或)傳導障礙導致心臟搏動的頻率和(或)節律異常。心律失常是心血管疾病中重要的一組疾病。它可單獨發病,亦可與其他心血管病伴發。其預後與心律失常的病因、誘因、演變趨勢、是否導致嚴重血流動力障礙有關,可突然發作而致猝死,亦可持續累及心臟而致其衰竭。 ...心律失常,心律不齊常見的癥狀表現 很多心律不齊是不會有特殊癥狀的,這種無需刻意關注。但是當有明顯的心悸、心慌、胸悶甚至時常會伴隨著心臟疼痛等癥狀時,就必須提高警惕了。常見的心律不齊分為以下幾種: 1、竇性心動過緩,是指心跳每分鐘60次以下,但是跳動規律。這種一般常見於運動員及堅持鍛鍊的人身上,因為運動可以使心臟功能增強,使心跳慢而有力。但若心跳每分鐘在30次以下,則應請醫生檢查是否存在心臟方面的異常。 ...心律失常,心律不齊常見的癥狀表現 2、竇性心動過速,竇性心律不齊,陣發性心室上心跳過速,這三種一般是正常生理現象,在沒有先天心臟病的情況下,致死率很低。 3、房性、交界性及室性早搏,是在心臟某處發出異常電波,使心臟不規律跳動,若發生頻率低,通常無大影響,若發生頻率高,則易引起更嚴重的心律不齊,對心臟功能有影響。 4、心房顫動,往往代表有心臟病潛伏的可能性,且房顫時心輸出量比正常銳減,導致血液在心房停留時間較久,容易引發嚴重的併發癥如血管栓塞和腦中風等。 ...治療聯繫13699236564微信同步 5、心室心律過速心室撲動,心室撲動常為心室顫動的前奏,也常是臨終前的一種致命性心律失常。發作時會嚴重影響心臟功能,需急診且馬上治療,否則死亡率甚高,發生這種心律不齊的病人,通常都有潛在的心臟病。 6、心臟傳導阻滯,按照傳導阻滯的嚴重程度,通常可將其分為三度,最嚴重的是三度的傳導阻滯,容易導致猝死。而嚴重的傳導阻滯通常都有潛伏的心臟病。 ...心律失常,心律不齊常見的癥狀表現 綜上可見,大部分心律不齊不易對人的生命造成威脅,而嚴重心律不齊一般都伴有—些潛在原因,所以要治療心律不齊,需同時治療潛在的疾病。 在日常生活中,當有心悸、心慌、頭暈或胸悶等癥狀時,因警惕是否出現心律不齊,必要時到醫院進行檢查,以了解是否需要進一步檢查及治療。若已經確定出現心律不齊,平常則應更加注重。

 

 

WEFV2626EFCEYYYB15VEF

 

 

 

文章來源取自於:

 

 

壹讀 https://read01.com/AzaEaBR.html

博客來 https://www.books.com.tw/exep/assp.php/888words/products/0010703591

如有侵權,請來信告知,我們會立刻下架。

DMCA:dmca(at)kubonews.com

聯絡我們:contact(at)kubonews.com


台中南區染髮推薦推薦髮廊石岡微凌亂髮型推薦染髮髮廊龍井雙色全染龍井傭懶雲朵捲學生染髮推薦髮廊
台中東區好感度最高色系推薦髮廊 烏日及肩直髮上班族染髮推薦髮廊 燙髮技術最好的台中髮廊太平能修飾臉型的瀏海髮型推薦髮型設計工作室 和平剪髮推薦推薦染髮髮廊 韓式氣墊燙台中燙髮推薦和平泰迪熊卷髮推薦髮廊推薦染髮店 南屯外捲短髮 灰色霧感台中染髮推薦外埔兩側漸層髮型專業剪髮推薦髮廊 北屯染髮推薦 韓式氣墊燙台中燙髮推薦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絕對壹讀大推薦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